深化脑力,学习研究,提高指导实践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市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凝心聚力谋发展,埋头苦干促跨越,保山全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92亿元增加到321.9亿元,年均增长10.8%。
腾冲市十年来,腾冲市始终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发展大健康产业,加速建设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呈现出经济发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政治生态向上向好的良好局面。规上工业增加值达54.4亿元、是2012年的1.8倍,十年年均增长11.7%。全县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2021年达139.05亿元,是2012的3倍,年均增长10.6%。隆阳区十年来,隆阳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子。被列为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和特色产业发展县、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腾冲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三产增加值54.15亿元,为2012年的3.95倍,年均增长11.97%。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一以贯之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弘扬赶考精神,做好时代答卷,为推动保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要抓监测,健全完善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把投资运行监测和分析预警管理覆盖到各区域、各行业、各项目,努力保持全市投资持续平稳增长。在全市跨部门项目攻坚工作专班办公室,杨军详细了解了全市盘活国有资产、项目攻坚等工作情况。本网讯 10月26日,市委书记杨军到市发展改革委调研。
专班与各县(市、区)、园区、部门要在抓项目推进上思想统一,抓问题突破上齐心协力,既要善于整合资源,更要敢于攻坚克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范喜参加调研
合理开发利用,将传统村落作为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进行打造,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良好的传统村落保护氛围,实现良性发展。10月25日,保山市举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保山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有关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其中,腾冲市以86个之多高居全国第3,属全国传统村落拥有量最多的几个县级区划之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林介绍,自2012年国家启动传统村落申报、命名和保护利用工作以来,保山积极响应,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保山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自2012年国家启动传统村落申报、命名和保护利用工作以来,通过努力,保山市共有13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占云南省708个传统村落的18.36%,数量位居全省第1,居全国第9。积极推进全市130个传统村落完成《保护和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顶层设计保护规划。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持续提升全市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水平。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段春燕介绍,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实现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发展利用的目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强化规划引导,科学编制了130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和保护档案,研究出台了多个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文件,做到保护规划全覆盖。推进全市传统村落努力申报A级景区,打造一批特色旅游铭牌,积极引导培育特色产业。
依托优势资源,以隆阳和腾冲为试点,开展先行先试,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努力实现传统村落活态保护、活态传承、活态发展。加强规划管控,规范传统村落建设管理行为,对挂牌民居、古树名木、寺观庙宇、园林景观等进行重点保护,实施精细化管理,落实保护措施
本网讯 10月26日上午,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市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大会成功选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擘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把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写入党章,对于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议还书面传达了《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要认真谋划好明年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开局。
市委副书记、市长洪维智在会上传达了中央纪委工作报告精神、党章修改的主要内容。要统筹安排好理论宣传宣讲、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等工作,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开展宣传,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市委书记杨军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切实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方略,转化为我市补齐发展短板、加快赶超跨越的具体举措,坚决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决打赢经济社会发展翻身仗。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带着信仰学、带着忠诚学、带着责任学、带着感情学,把要义搞明白,把逻辑理清楚,把精髓学到手,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思想上坚信、政治上坚定、行动上坚决
推进全市传统村落努力申报A级景区,打造一批特色旅游铭牌,积极引导培育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全市130个传统村落完成《保护和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顶层设计保护规划。持续提升全市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水平。加强规划管控,规范传统村落建设管理行为,对挂牌民居、古树名木、寺观庙宇、园林景观等进行重点保护,实施精细化管理,落实保护措施。
依托优势资源,以隆阳和腾冲为试点,开展先行先试,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努力实现传统村落活态保护、活态传承、活态发展。10月25日,保山市举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保山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有关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段春燕介绍,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实现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发展利用的目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强化规划引导,科学编制了130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和保护档案,研究出台了多个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文件,做到保护规划全覆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林介绍,自2012年国家启动传统村落申报、命名和保护利用工作以来,保山积极响应,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腾冲市以86个之多高居全国第3,属全国传统村落拥有量最多的几个县级区划之一。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合理开发利用,将传统村落作为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进行打造,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良好的传统村落保护氛围,实现良性发展。保山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自2012年国家启动传统村落申报、命名和保护利用工作以来,通过努力,保山市共有13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占云南省708个传统村落的18.36%,数量位居全省第1,居全国第9同时对村落保护范围内的传统建筑、整体风貌、重要历史环境要素、传承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实施保护,严格按照分区分类原则对传统建筑、街巷、古树名木等实施管控,确保传统村落的村容村貌协调统一发展,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保山市委宣传部供图目前,保山市130个传统村落已全面完成保护和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依法划定传统村落保护区域,明确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的范围界线、保护措施、建设控制要求等强制性保护内容。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超表示,保山市以传统古村落资源为依托,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示范引领,推动协同发展,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同时,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依托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要求有机融入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供规划管理依据。
传统村落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保山市委宣传部供图目前,保山市依托传统村落打造并建成29个A级景区,2个申报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申报成为云南旅游名村。
段春燕介绍,下一步,保山市将持续加大对全市130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力度,做到定期分析研判保护发展情况,针对性研究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措施,不断提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能力。保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春林介绍,在充分梳理村落格局、风貌、民俗、环境等特质的基础上,一村一品科学编制了130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和保护档案,做到保护规划全覆盖。